混凝土强度偏高好不好?
这边在做的一个工程主体验收发现混凝土强度偏高,c35的设计强度现在达到c42了,请问有利有弊?
问题补充:
如果试验没做错的话,从立方体强度上看,C42到C35差了7MPa,强度高了20%。
而混凝土是一个变异性很大的材料,一般来说变异系数可以取15%,也就是说C35的混凝土,做试验的话,方差为5.25MPa。
我们假设你说的C35和C42都是取了95%的保证率的立方体强度,
那么其试验均值为35/(1-0.15*1.645)=46.5MPa和42/(1-0.15*1.645)=55.7MPa。
均值强度相差9.29MPa,也就是一倍方差多点。
而根据正态分布的性质,实测强度高于均值1倍方差的情况出现的概率为15.8%,这个概率已经很高了。所以你测出C42是很正常的。
2、试验手段的准确性
钻芯取样和回弹法是两种常见的混凝土检测方法。一般认为钻芯取样有较高的准确性,如果是采用回弹法,试验的系统误差恐怕就不止你现在的7MPa,
3、如果真的强度偏高,是个好事情还是个坏事情
如果C30的混凝土,测出来强度有C60,有这么明显的差距,那我们可以认为强度确实偏高。
这对结构有影响吗?
从强度的角度来说,强度高是个好事情,我们规范也是这么认为的,所以才有强度的均值,标准值,设计值这些概念。
但是从刚度的角度来说,这是个好事情吗?
这时候你应该加做一个弹模试验,一般来说强度越高弹模也越高,但是也有例外。
如果粗骨料采用了小石子,有可能导致弹模不足。
如果弹性模量也偏高,这未必是个好事情。与强度不同,设计时,将弹性模量取高或者低,都未必能够保证结构安全。
在动力问题中,最典型,弹性模量的不同会导致结构固有频率不一样,没有谁能够说固有频率高了好还是低了好,因为动力问题的响应是与激励有关的。
我们注意到规范在谈论到弹性模量时,并没有说他是均值,标准值,还是设计值,规范只给了一个值。这是我们规范打了个马虎眼,当年抄国外规范的时候,没条件去了解清楚这个值,因为国外规范也没写。老美比较认真,有个博士生做博士论文的时候去问过规范制定者,然后把这个写进了自己的博士论文。(这是题外话)